兩地劇團合演潮汕鄉韻 潮汕鄉韻承婉轉 南國藝苑煥新姿

June 20, 2024 06:00

《東吳郡主》取材自《三國演義》中孫尚香與劉備的愛情故事,劇情跌宕起伏。

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攜手於6月下旬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首屆「中華文化節」帶來三場精彩潮劇,當中包括由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張怡凰領銜的《東吳郡主》、林燕雲的摘梅劇目《李商隱》以及多齣經典折子戲,展現潮劇別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和藝術魅力,促進粵港兩地的戲曲文化交流和聯繫。

潮劇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一種古老劇種,早在明朝已出現,是廣東三大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廣東潮汕、閩南等地,並隨潮州人傳播到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早年稱為潮腔、潮調、泉潮雅調(「泉」是指福建泉州)、潮州戲、潮音戲等,到了清末民初,才改稱為潮劇。潮劇的唱腔曲調及伴奏音樂具濃厚地方色彩,以南北曲兼收崑、弋、梆、黃牌調及潮州民間彈詞、歌冊、小調融化而成,伴奏音樂吸收潮州大鑼鼓、潮陽笛套鑼鼓、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等,至於劇目則主要來自宋、元南戲和雜劇,亦有結合了潮汕地區民間傳說及方言俗語編成的作品,語言通俗生動,唱詞雅俗共賞。

潮劇行當早期分生、旦、淨、丑、外、末、貼七種,經多年演變,歸為生、旦、淨、丑四大行當。其中潮丑的行當再可分為十個不同類型,是潮劇中一個具獨特色彩的主要行當,擅於勾畫人物,意趣盎然。潮劇旦行亦多彩多姿,可再分為烏衫(青衣)、藍衫(閏門旦)、衫裙、彩羅衣(花旦)、烏髮、白髮(老旦)、武旦七類,分類十分細緻,細膩演繹中滲透著人間煙火氣,感染力強。

精心挑選九齣劇目

首場演出由潮劇首位獲得梅花獎的著名藝術家張怡凰、國家一級演員及著名潮劇小生林初發合演《東吳郡主》,以「合則雙贏,分則雙亡」為主題,讚頌「立世當為蒼生念」的民族文化人文精神。故事取材自《三國演義》中孫尚香與劉備的愛情故事,講述東吳郡主孫尚香立志嫁予扶危平亂的英雄,遂決意追隨劉備,卻在其兄與劉備的霸業爭鬥中陷入政治聯姻的兩難。尚香諫夫阻戰無果後,有感一生的寄望和追求破滅,最終悲烈投江。此劇以女性細膩入微的視角,以家國情、母女情、夫妻情為主線,把劇情衝突一次次推向高潮,首演即一舉奪得編劇、導演、表演、音樂、服裝等七項一等獎,於2021年入選中國戲劇梅花獎數位電影工程,是潮劇史上首部數位改編電影,至今仍深受觀眾喜愛。同場亦會演出折子戲《穆桂英招親》,屬潮劇《穆桂英》的選段,表演著重兩位主角連番對唱和表演身段,展示穆桂英巾幗不讓鬚眉的英姿。

摘梅劇目《李商隱》改編自越劇《雙飛翼》,以逸聞軼事展現出詩人的浪漫情懷。

第二場演出先演折子戲《梅亭雪》,為潮劇作曲家黃欽賜的代表作,唱詞優美、旋律動人,其中「梅亭對唱」選段是潮汕地區家喻戶曉的經典唱段。接演新編潮劇《李商隱》是廣東潮劇院一團團長林燕雲的摘梅劇目。故事改編自越劇《雙飛翼》,以逸聞軼事展現出詩人的浪漫情懷,通過細緻描寫帶領觀眾沉浸於詩意當中。林燕雲以她獨特的書卷氣塑造出李商隱追求愛情與良知、道義的文人形象,深得觀眾喜愛。全劇舞台佈置淡雅、簡約,襯托出李商隱正直不柯、感性純真的人物性格,也為潮劇表演美學帶來新視覺。

最後一場為折子戲專場,為觀眾帶來唱做俱佳的連場好戲:《鬧釵》透過折扇的開、合、騰、撲等三十多種變化,把技巧的運用巧妙地融入人物與劇情之中;《典妻》全段高潮起伏,打破以水袖表達情感的傳統方式,更能考驗主角對人物情感的掌握和戲劇的爆發性;《龍鳳寶燭》講述長孫皇后跟隨李世民長年征戰,為表多年情誼,李世民為長孫皇后打造了一對龍鳳寶燭;《樓台會》則著重體現主角難分難捨的內心世界及悲情,細訴梁山伯和祝英台相思之苦;《鬧開封》中老生透過展現潮劇髯口、水袖、紗帽翅等技法,勾劃出潮劇的藝術魅力。

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可說合作無間,曾合作公演多次,前者成立於1958年,先後創作、整理及演出多個深受觀眾歡迎並廣泛流傳的優秀劇目,如《陳三五娘》、《辭郎洲》、《蘇六娘》、《柴房會》、《張春郎削髮》、《陳太爺選婿》和《煙花女與狀元郎》等;後者成立於1959年,歷年演出近百劇目,包括《秦香蓮》、《寶蓮燈》和《楊門女將》等。節目設有藝人談,講題為「潮劇的藝術特色」,由潮劇演員張怡凰、詹少君、林燕雲和林初發主講,戲曲研究者陳春苗擔任主持,免費入場,需預先網上登記留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
日期:6月28日至30日(五至日)
時間:(6月28及29日)晚上7時30分 / (6月30日)下午2時30分
地點:高山劇場劇院
查詢:2268 7325
網址:www.cof.gov.hk/2024/tc/Guangdong_Chiu_Chow_Opera_Theatre_Number_One_Troupe_and_Sun_Hon_Kwong_Chiu_Chow_Opera_Troupe.html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分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中華文化節」網址www.ccf.gov.hk

Most Popular 24 H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