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家何卓彥︰敢當先行者 建立Cy Leo Style
若你能現場欣賞口琴家何卓彥(Cy Leo)的演出,定必驚歎於他的極致琴技,他可以大玩古典樂,以口琴自在從容地演繹出高難度的孟德爾遜《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另亦可熱情洋溢地吹奏融合現代探戈、爵士和新古典音樂元素的自創樂曲,在不知不覺中令人迷上這把音色純正又優美的口琴。
TEXT BY MIU LAU
PHOTO BY BEN TAM、KEVIN KU PHOTOGRAPHY
得天獨厚的音樂天份,令Cy Leo走上半音階口琴家之路。父親是香港口琴協會創辦人,往來的世叔伯大都是口琴愛好者,口琴聲可謂伴隨他的成長。6歲的他首次拿起口琴把玩,跟隨李尚澄學習口琴吹奏,及後又得到日本大師和谷泰扶的指導。他10歲時已於國際口琴比賽獲獎,征戰至19歲時更橫掃了所有國際公認的賽事,拿下17項國際口琴賽事冠軍,包括分別於2009年和2013年獲得「世界口琴節」半音階口琴獨奏青年及指定曲目組別冠軍,絕對是香港半音階口琴界的一顆耀眼之星。
不只是古典樂
香港口琴有趣之處在於,玩的是全世界少見的古典口琴,吹奏巴哈、莫札特等古典樂曲。而最令Cy Leo著迷之處在於口琴音色的多變,「口琴尺寸細小,放在口袋隨時可以拿出來吹奏,抒發內心的情感。口琴的音色亦接近人類的聲帶,近似詩人的唱詠,可將心裏的聲音演繹出來。最喜歡口琴可以容易玩出『bending sound』,聲音轉去低階,特別動人。」
在音樂路上戰績彪炳的他,在大學時卻主修職業治療,跟音樂沾不上半點關係。「在香港社會生活好貴,當時無任何一位職業口琴家能以此在香港維生,雖然教琴可以應付到生活,但我目標是做音樂家,不是老師。」為了音樂家夢,他在中學時已為此鋪路,「我15歲開始街頭表演,我算是先鋒,當時未流行busking。在街頭我認識了好多玩流行音樂的人,開始接觸到不同風格的音樂。」
即使大學畢業面臨未來抉擇,Cy Leo又剛巧贏得口琴比賽的世界冠軍,多次獲邀到郵輪作為專場獨奏者演出,在三年多內走埠40多個城市,其豐厚的酬勞讓他可專心繼續追夢。後來在2018年,他亦多次應香港政府邀請,代表香港到訪超過十個城市演出,其中包括哈薩克斯坦、曼谷、星加坡、倫敦和成都等。話雖如此,若要以口琴為主導的音樂表演,他要直到2018年才能實現。
何卓彥演繹的是古典口琴,除了把玩巴哈、莫札特等古典樂曲之外,亦會吹奏融入爵士樂、藍調等不同風格元素的曲目。極致音樂人使命
可惜疫情來襲,世界停擺,他不想浪費光陰糾結放棄音樂與否,倒不如趁機進修開拓新的音樂世界,遠赴美國紐約進修爵士樂碩士學位。「這幾年最大影響是價值觀改變,香港一向以金錢行先,所有事情都是計算、高效率,但在紐約是比較偏向個人主義,有好多一生都在追夢的人。譬如有位大師級的老師已70多歲,他會跟我說今天已練了8個小時的打鼓,他活到老學到老,至今仍不斷學習新事物,基本上當時身旁都充斥這類追夢之人。」
Cy Leo被他們的音樂使命人生所震撼,「他們只要認定了爵士樂,便將整個人生都貢獻給爵士樂,發展到淋漓盡致,無論思想、生活方式也是為爵士樂而活,就像醫生救人的使命一樣。這種音樂人思維對我來說有好大衝擊。」他笑說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自己確實很難做到,但這種思想卻可以成為他堅持音樂的指引。
他從不定義自己的音樂風格,就如他上星期在本地薑音樂節《The Aromas of Tango》演出時說的,「它可能是古典音樂,亦可能是探戈,也可能是爵士,但我可以稱之為Cy Leo style。」他正努力成為建立音樂風格的前人,「我準備用一生時間去建立Cy Leo style,會不斷創作很多的作品,裡面會有流行元素,亦有爵士或是R&B,將很多音樂元素融合,不要被舊有的框架所限。」
香港人的廣東歌
近來他更涉獵流行曲,最先是做一些流行廣東歌的演繹,如姜濤的《鏡中鏡》、林家謙的《某種老朋友》等,獲得原唱者、作曲人和樂迷讚好,「那時候我正在思考自己的定位,我身為香港人,應該做一些跟香港社會有少少掛鉤東西,至少可以是廣東歌。」他近年便將原創廣東歌作品放上音樂串流平台,至今已有4首作品。
早前在本地薑音樂節的《The Aromas of Tango》演出中,何卓彥演繹了融合現代探戈、探戈爵士和新古典音樂元素的樂曲。以前他會覺得身負推廣口琴的使命,不過近年此想法已悄悄地改變,「舊時前輩總是說口琴不入流,我們要大力推廣,提高口琴的地位。不過近年我已經無這種感覺,至少不會覺得我是吹口琴而被看低,在音樂圈子中,口琴是一件崇高的樂器。特別去年我在紐約時代廣場跨年的開場口琴演出,有過億觀眾可以看到,相信又是一個世人對口琴認同的見證。」事實上,口琴吹奏技巧同樣高深刁鑽,手指和口唇需完美協調,就如早前他在《The Aromas of Tango》演出的曲目,上半場基本上八成時間都在用八度吹奏,「即是要把口唇擴大覆蓋五個琴孔,用舌頭頂着中間三個孔,令空氣只流到兩側的琴孔形成八度。這是一件極度耗費體力、氣量和控制需求的事情,每次過度使用都會有種喉嚨隱隱作痛的感覺。」
對於當晚的演出他很滿意,「的確盡了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極致,台上台下都有很多被音樂打動的時刻。」還可以更好嗎?當然。「音樂是無盡頭的,對音樂的追求只會隨着時間不斷提升。」
-
French Sisters in HK saved 34000 abandoned children Mark O'Neill
In 19th century Hong Kong, families abandoned thousands of girls whom they could not or would not bring up. They faced death, disease, a life of domestic service or prostitution. But the Sisters of
-
Czech National Ballet in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Kevin Ng
Nowadays Hong Kong seldom plays host to overseas ballet companies, except during the annual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Czech National Ballet is the only ballet company touring this year’s Festival. Its
-
Are Hong Kong migrants to UK returning home? Mark O'Neill
“She was a schoolteacher in Hong Kong and now works as a cashier in a supermarket in Britain. I think she and her husband would like to come back but it is a question of face. How would she explain
-
Collaboration to Transform Waste into Resources Dr. Winnie Tang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amount of waste produced by Hong Kong residents has remained high.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data, the per capita municipal solid waste disposal rate per day in Hong Kong
-
Is certainty a sin? Brian YS Wong
A few weeks back, I watche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nticipated releases of 2024 – Conclave, a riveting political thriller directed by Edward Berger. Without giving too much away, I would settle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