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曼谷 介乎遊人和異客的美麗與哀愁

May 22, 2024 12:00

湯普森藝術中心 (攝影:l.living)

泰國曼谷一直是香港人旅遊度假、吃喝玩樂的心水之選。除了市集、夜市、唐人街、大型購物中心和各個寺廟之外,最近翻新擴建的湯普森文化與創意園區(Jim Thompson Heritage and Creative Quarter)集歷史文化、工藝時尚、當代藝術、餐飲娛樂於一身,是曼谷必訪的新景點。園區在固有的湯普森博物館(Jim Thompson House)旁加設酒吧、餐廳、商店及藝術中心,揉合泰國傳統與當代文化,提供一站式的多元體驗。

TEXT BY李曉婷 PHOTO BY湯普森藝術中心

可持續和包容的文化藝術空間

湯普森博物館是吉姆·湯普森(Jim Thompson)的故居;他於一九零六年在美國出生,父親是一名紡織製造商。建築系畢業後曾於紐約的建築師事務所執業,其後因為擔任了俄國蒙特卡羅芭蕾舞團的總監而開始對舞台和服裝設計產生興趣。湯普森於二次世界大戰被派到泰國曼谷服役的時候,被當地的工藝、藝術和建築深深吸引,尤其對手工編織的泰國絲綢情有獨鍾,繼而決定在退役後定居曼谷。當時的傳統絲綢產業因為工業化的興起而正在式微,湯普森深信泰絲的手工與色調會得到歐美市場的青睞,故決定投入當地的絲綢產業,引入瑞士的化學染料,讓絲綢可以有更鮮豔、更豐富的配搭,而且不掉色。除了外銷之外,這種新的絲綢在泰國本地亦掀起熱潮——在湯普森引入化學顏料之前,泰國工匠更常用的是天然染料,顏色較容易掉落。

他與位於Ban Krua的編織小社區建立了穩固的聯繫和互信,更在社區附近的運河(Saen Seab)對岸建設了自己的居所(亦即湯普森博物館的現址),方便日常跟織工交流。大宅採用泰式傳統建築設計,如紅漆外牆、屋頂碑瓦、柚木高腳;屋內放置了各式各樣來自世界各地的古董和藝術品。

在他的用心經營下,泰國絲綢逐漸變成國際級的精品,湯普森亦因此獲得「泰絲之王」的稱號。他的成功同時體現了冷戰時期泰國紡織業的發展。在冷戰的大環境下,作為泰國的盟國,美國十分支持泰國本地的手工業發展,除了基於外貿經濟的考量之外,更多的是想要藉此宣揚自由主義的概念,作反共意識的宣傳。1967年,湯普森在馬來西亞金馬崙高原(Cameron Highlands)度假時離奇失蹤,從此絕跡;故居被改建成博物館,其品牌和對匠人精神尊重長存。

與湯普森博物館為鄰的湯普森藝術中心(Jim Thompson Art Center)佔地約三千八百平方米,設有藝術畫廊、圖書館、室內活動空間、戶外廣場、辦公室、咖啡廳和天台空間。其原址為博物館的戶外停車場,於2016至2020年間由當地建築事務所Design Qua設計新館,整合為與固有結構調和的建築群。

湯普森藝術中心的設計旨在建設一個開放、可持續 (sustainable)和包容(inclusive)的文化藝術空間,讓當地居民、藝術愛好者和遊客聚首一堂,透過公眾空間、當代藝術、教學活動和園境設計,連繫社區力量與文化交流。藝術中心既體現了熱帶建築(tropical architecture) 語言的巧思,亦靈活結合了當代與傳統物料的運用。其木條屏風、格柵和屋簷運用了熱帶建築的材料和紋理質感,呼應博物館的傳統設計同時,考慮到熱帶城市潮濕炎熱的天氣,以自然採光和交叉通風的結構營造舒適的內外空間。建築物有多達百分之七十的總面積為室外場域;各個空間皆由室外通道和樓梯連接,從視覺和流動層面上連結不同空間的使用者,並與室內外陰影過渡形成富有詩意的對照,同時與街道保持感官上的聯繫。

Nomadic藝術聯展

藝術中心的畫廊現正展出由香港策展人鄭秀慧博士策劃、以《Nomadic》為題的藝術聯展,邀請了來自香港、台灣、日本、印尼、新加坡和泰國的八位藝術家參與其中,包括藤井光、Jiandyin、羅玉梅、林羿綺、沈綺穎、曹良賓、曾建華和Tintin Wulia。策展人從藝術作品中的個人故事、歷史背景和文獻摘錄出發,叩問有關離散、遷徙和身份的種種。她表示:「這是一個關於歷史的展覽,但不是一個歷史性的展覽。我希望為觀眾提供關於亞洲流散歷史的重點,以反思過去及為當下提供參照點。」

殖民與去殖化的衝突、政治、文化矛盾自十九世紀開始,一直影響着亞洲各地人民對版圖、國族、身份認同的認知和想像。中日戰爭、英國殖民軍與馬來亞共產黨之間武裝衝突所引起的「馬來亞緊急狀態」、越南戰爭等事件一次又一次引發難民危機,各種的遷移和離散的經驗構成了縈繞至今的複雜性,而香港一直在其中有着一個曖昧且重要的位置。

展覽的作品連結跨時代與地域的語境,從新思考有關族群歷史的認知;羅玉梅撿拾了不同離岸人的故事碎片,拼湊出一幅糅雜着歷史丶記憶與設想的地圖,敍述沿爪哇海丶馬六甲海峽丶七洲洋丶太平洋丶南中國海及香港維多利亞港遷徙的海上風景(圖1);沈綺穎透過檔案照片、聲音及影像裝置為媒介,從自身家族所經歷的歷史傷痕出發,重現有關個人和集體記憶的演繹,就地緣政治、族群身份、歷史創傷等的論述提出詰問(圖2);林羿綺的作品裝置結合船錨、霓虹燈與照片,組成一件代表金門移民史的作品,記錄僑民的離散經驗,以及從離鄉別井至落地生根的歷程(圖3)。

圖1

圖2

圖3

在既有的線性歷史框架之上,策展人點出了亞洲文化的多樣性,以各個地域和族群的話語作出發點,為思考當今有關東南亞及香港討論框架的提供新的參考面向,讓觀眾重新認識地區之間的關係和對話,觀照歷史痕跡與當代困境的呼應。藤井光的三頻道錄像裝置重演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時,年輕男性被逼練習日本軍國禮儀和宗教儀式的場景,呈現一種被政治粗暴改寫的身份建構(圖4);曹良賓以一系列捕捉了一個看似無頭的人像詭異地在各個神社前鞠躬的照片批判對國籍的想像,反思有關宗教與世俗、國家歷史與民主理念的矛盾(圖5)。

圖4

5

與此同時,展覽的論調不止於重述有關後殖民經驗、身份認同、集體記憶等議題。Tintin Wulia的裝置由133本護照組成,護照被理所當然地視為自由來往的通行證,卻諷刺地亦是標籤和限制的載體;Jiandyin以大型漂浮裝置和相關照片隱喻個人與大環境之間的角力,展現在浮世中一直掙扎和不斷適應的過程;曾建華的文字裝置道出加拿大排華情緒中的語言暴力和不公。有關何處為家及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建構且反覆重構對亞洲的想像,與各地流徙歷史緊密相連的同時,當中的流離和創傷既是過去的境遇,亦是當今的狀況(圖6)。

圖6

《Nomadic》展覽恰巧微妙地呼應場地的歷史。湯普森離開出生地美國來到曼谷落戶,其後以此地為家——與展覽作品中所描述相異的,是其決定的自主性和對異地的歸屬感,撇除一種帝國主義色彩的批判,當中的共居經驗卻類同。個人與地方的主客關係,畢竟是一個流動、持續的詮釋過程;有些人身於出生地,卻無法從生活日常找到安身立命的歸屬。不論是此地或者彼岸,終究此心安處是吾鄉。

《Nomadic》藝術聯展
地點:曼谷湯普森藝術中心
展期:即日起至6月2日
開放時間:10:00-18:00(周一至日)